北京商标注册权转让与使用许可的区别
作者:北京昆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时间:2021-11-12 08:06:19
北京商标注册权转让与使用许可的区别如下:
1.商标转让实质上是商标权主体的变更;而使用许可实质上是商标使用主体的扩展。
2.在转让中转让人不再享有商标权,不负有监督受让人商品(或服务)质量的义务;而在使用许可中许可人继续拥有商标权,负有监督被许可人使用该商标商品(或服务)质量的义务。
3.商标的转让要向国家工商局商标局申请核准;而注册商标的使用许可只需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并报当地工商机关备案。
4.在转让行为中,受让方要符合法定条件;在许可行为中,对被许可人的条件要求相对要宽。
5.在转让中,转让人将商标的所有权、专用权、转让权、使用许可权和法律诉讼权全部转让给受让人;在使用许可中,被许可人只享有使用许可的权利。
6.在转让中,受让人在遵守《商标法》的前提下自由决定对该商标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期限;而在使用许可中,由许可人和被许可人共同确定该商标的使用许可期限。
相信大家对我们来了这一综艺节目很熟悉,已经播出了三季,听说第四季在准备当中,之前的名字本来是偶像来了,只晚了5天就被迫改名为我们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湖南台是在2014年12月3日提交的注册商标申请,但是杭州青联公司早在2014年11月28日的时候就提交了申请。
根据我国规定,商标遵循申请在线原则。慢人一步,商标注定会被驳回!若同一天提交申请,则权利属于使用商标早的一方;若都没有使用,则通过抓阄的方式确定。这就是我们来了的改名原由了。我国《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商标注册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申请注册的,初步审定并公告申请在先的商标;同一天申请的,初步审定并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标,驳回其他人的申请,不予公告。
若均无使用证据或证据无效的,则采用抽签的方式决定谁的申请有效。商标是识别商品、服务来源的标志,一个好的商标可以吸引消费者,为企业与客户建立联系、占据市场、带来利润。而现今我国商标申请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有效注册商标逾千万件。在如此庞大的基数下组合好、寓意好、易记的商标资源越来越少。
我国又施行申请在先原则,如不把握时机趁早注册,很可能被驳回申请。商标注册是有时效的,你不注册,并不代表其他人不会去注册,慢一步心仪的商标就可能落入他人之手。中小企业千万不要认为,公司才刚起步没必要那么早注册商标。要知道市场未动,商标先行。把商标注册保护起来可以避免自己成为侵权方,也为企业后期发展提供了保障。
注册商标可以保护企业品牌,积累声誉为发展打下基础。如在商标申请上过于犹豫或者拖延,致使心仪商标落入他们之手,企业会遭受巨大的损失。要知道现在就连淘宝都开始清退未成功注册商标的产品了,你还在犹豫是否要趁早注册商标?商标注册审核流程顺利也要一年多的时间,你确定到你用时来的及。趁早注册,早布局,早拿证避免企业知识产权风险发生!因商标吃亏的案例数不胜数,但总有企业重蹈覆辙不着急,不重视。遭人抢注,侵犯他人权利造成经济损失了,才追悔莫及。还没有注册商标的企业,赶紧行动吧!
专利意味着这是你拥有着这项知识产权,它人未经授权的使用和模仿都是不合法的,专利无效宣告是一个专利权竞争的过程。不论你是专利权人,还是请求人,都要对专利无效宣告这一程序有一定的了解,这是市场竞争当中的一大手段和必要知识储备。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中对实用新型专利的审查主要遵循以下规定:
1、实用新型专利新颖性的审查在实用新型专利新颖性的审查中,应当考虑其技术方案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包括材料特征和方法特征。实用新型专利新颖性审查的有关内容,包括新颖性的概念、新颖性的审查原则、审查基准、优先权的审查以及不丧失新颖性的宽限期等内容适用《指南》的其他相关规定。
2、实用新型专利保护客体的审查实用新型专利只保护产品。产品应当是经过产业方法制造的,有确定形状、构造且占据一定空间的实体。
3、实用新型专利创造性的审查在实用新型专利创造性的审查中,应当考虑其技术方案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包括材料特征和方法特征。实用新型专利创造性审查的有关内容,包括创造性的概念、创造性的审查原则、审查基准以及不同类型发明的创造性判断等内容。
但是,根据《专利法》规定,发明的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实用新型的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以上三方面是关于专利无效宣告程序需要遵循的规定。
信息化在“三农”的应用,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有效途径,是我国农业突破资源、环境、市场等多重约束升级发展的根本出路。信息化中的电子商务体系,可以为农民提供成本低廉、覆盖广泛、快捷方便的信息和销售服务,是农产品流通新的重要手段,尤其是特色农产品或者叫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地域分散,不易储存,电子商务的快捷销售特点,解决了农民卖难问题,促进了农民的增收。同时,特色农产品的快速流通,也为城镇居民购买特色农产品提供了极大方便,拉动了消费和内需。
针对电子商务如何才能更好地促进特色农业?
“地理标志”这个概念,也许有些人不了解,若说土特产,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走亲访友,拎上一盒“福鼎白茶”,提着一篮“平和溪蜜柚”,是很常见的事情。什么是地理标志呢?《商标法》对地理标志注册和保护制度做出了规定。按照该法第十六条第二款的表述,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从这个定义我们很容易发现,地理标志的特点—地域性、特色品质和声誉。所以,作为一个法律概念,地理标志的经济学含义就是土特产。
从功能上讲,土特产偏重于消费者的感受,并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地理标志则更多地关注生产者的利益,是一种能够“强农惠农、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我国自1994年确立通过商标法律制度保护地理标志以来,从第一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库尔勒香梨”的注册开始,截至2013年8月底,已有1983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获得了注册或初步审定,其中国外44件。近二十年的实践证明,地理标志注册和保护制度适应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正因为如此,2010年中央明确指出“要充分运用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促进特色农业发展”;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商标富农工程,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保护”。那么具体而言,地理标志是如何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和农村稳定的?
首先,地理标志产品直接为农民创造了更高的经济价值。商标一旦与优质或特色农产品结合,其无形价值即可向农产品转移,通过市场形成有形的附加值,实现农产品增值,从而大大提高了从事地理标志产品生产的农民的收入。从最近的调查统计看,注册为地理标志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的农产品价格普遍比同类产品价格高出20%~90%,附加值比注册保护前平均增长105%,最高增长达6倍。农民种植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收入占其总收入的41%,比注册保护前增长90%,最高达10倍。
其次,地理标志产业的发展壮大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在我国,工商部门通过对地理标志产业发展的长期研究,创造性地建立了“农户+基地+龙头企业+地理标志”的地理标志产品经营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利于相关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据统计,地理标志产业直接解决产品所在地总人口18.16%的农民就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突出。
第三,地理标志是农业国际竞争的有力武器。地理标志这一法律概念已经得到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和保护,而地理标志产品本身就天然具备绿色、环保、独特、品质优秀等特点,作为一种营销策略,有助于增强本国同类商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促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如“库尔勒香梨”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其产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目前已远销亚洲、欧洲、美洲许多国家和地区。
最新文章
- 西城区公司商标办理的详细步骤与注意事项[ 2024-12-08 ]
- 朝阳区集体商标注册的多维度作用解析[ 2024-12-08 ]
- 西城区企业注册商标的相关原则[ 2024-12-08 ]
- 昌平区个人商标注册解锁商业成功的关键[ 2024-12-08 ]
- 密云区个人商标代理的优势[ 2024-12-08 ]
- 朝阳区公司商标转让价格合理性的关键因素[ 2024-12-08 ]